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,关节疼痛、僵硬以及活动受限,让日常行动变得艰难,而浴室和厨房作为家中水渍较多、地面湿滑的区域,更是隐藏着摔倒的风险。一次意外滑倒,可能带来骨折等严重后果,加重病情。因此,对浴室和厨房进行针对性的防滑改造至关重要。接下来,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打造安全的居家环境。
地面防滑处理;浴室地面是防滑改造的重中之重。首先,可将原有的光滑瓷砖更换为防滑性能好的哑光瓷砖或防滑地砖,这类瓷砖表面纹理粗糙,能有效增加摩擦力。若不想更换地砖,也可以在地面铺设防滑垫,尤其是淋浴区、浴缸旁和马桶前。选择防滑垫时,要确保其底部有牢固的吸盘,防止使用时移位,且材质要便于清洗和晾干,避免滋生细菌。此外,还可以在地面涂刷防滑涂料,形成防滑层,施工相对简单,成本也较低。
安装辅助设施;安装扶手是提升浴室安全性的关键。在浴缸、淋浴区和马桶旁安装牢固的扶手,扶手高度要根据患者身高和使用习惯进行调整,一般距离地面 80 - 90 厘米为宜。扶手材质可选用不锈钢或尼龙,既耐用又防滑。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,还可以在淋浴区放置一把淋浴椅,避免站立淋浴时体力不支导致摔倒。同时,在浴室门口放置吸水地垫,及时吸干鞋底的水渍,减少从其他区域带入的水分。
合理布局,减少障碍;保持浴室内部通道宽敞,避免堆放杂物,减少患者行走时被绊倒的风险。将常用洗浴用品放置在患者伸手可及的地方,如安装壁挂式置物架,高度要适中,防止患者因拿取物品而失去平衡。另外,选择带有防滑功能的拖鞋,鞋底要有一定厚度和弹性,且尺码合适,避免过大或过小影响行走。
地面与台面防滑处理;厨房地面同样需要重视防滑。除了选择防滑地砖外,还可以在烹饪区和水槽附近铺设防滑地垫。地垫要定期清洗,保持干燥。厨房台面容易残留水渍和油渍,可使用防滑垫或防滑贴纸覆盖台面,防止餐具、厨具滑落。对于经常使用的刀具、锅铲等工具,建议配备专门的收纳架,固定放置,避免因工具随意摆放而引发意外。
优化橱柜与电器布局;橱柜的高度和深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,方便类风湿患者操作。吊柜不宜过高,底层抽屉和柜门可安装拉手,方便患者开关。将常用的食材、调料和餐具放置在较低的位置,减少弯腰和踮脚的次数。对于微波炉、烤箱等电器,可放置在与腰部齐平的高度,避免频繁低头或抬手操作。此外,在橱柜下方安装感应灯,增加照明,方便患者看清物品,防止因视线不佳而发生碰撞。
安全操作细节;在厨房操作时,要时刻注意防滑。使用防滑性能好的锅具,避免在炉灶上放置过多物品,防止操作时碰倒造成烫伤。水槽下方可安装防水挡板,防止水溅到地面。在清洗餐具时,可使用防滑洗碗手套,既能增加摩擦力,又能保护双手。同时,保持厨房地面干燥,及时清理洒落的水渍和油渍,可准备一块专用的清洁抹布,随时擦拭。
类风湿患者的居家安全不容忽视,通过对浴室和厨房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滑改造,能够有效降低摔倒风险,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、舒适的生活环境。在改造过程中,患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经济条件,选择合适的改造方案,必要时也可咨询专业的家装设计师或康复治疗师,获取更专业的建议。